当我们沿着312国道的马鞍桥处,进入何家沟翻过寺马岭,走过一座御善桥,这是通过菊 花 洞的第一座桥。朝西南方向望去,百米处有一座佛爷形态的山峰。在它的半山腰处,有一个巨大的洞口,面向西北方向,像狮子张大口笑对群山,又似吞云吐雾,莫不是天生一个仙景洞?当地人都叫它菊 花禅 寺洞。
我们沿着沙土路径走到山脚下,有一条蜿蜒小溪绕山而过。还有一座水泥小桥,据该寺法师讲,要在小桥上建一座庙宇大门,这就是菊花禅寺洞的头道门吧。
走过小桥攀山而上,一路沿着水泥台阶一阶一阶往上上,看到的是水泥栏杆,都是青绿色竹节形,俨然成为竹栏杆。大约上了百余个台阶,走过一段平坦山道就到了洞口。
呵,洞口外好宽敞啊!是由十几个高粗的水泥柱擎起的小广场,足有三百平方米,听说去秋才拔地而起,似在空中悬浮,真乃步入仙境。我们兴奋得在这庙宇的广场上时而欢笑,时而载舞,真令人心旷神怡。
广场游乐之后,往洞口仔细浏览,洞口是十多米高低的水泥陡壁,陡壁下有百余平方米的水泥地面,最为壮观入眼的是在一个多边形的莲花台上,有一座高大的神佛塑像,被佛界尊称为地藏王菩萨。身高9.9米,全身纯铜塑造,身穿黄色佛衣,头戴藏王冠,双目俯瞰大地。它手持金锡是要震开地狱大门,掌上明珠是要光摄大千世界。我们须仰视才能看清它的全貌,真乃规模庞大,气势恢宏。她严守地门,可免众生堕地狱。洞口的最上端有醒目的三个大字:幽冥界。这大概是宗教上所指的人死后灵魂所在之处。殊不知洞口这一壮观景象,是去年法师精心设计绘筹,许多信众善友捐资出力,才使得地藏王菩萨入住菊花禅寺洞,重振千年古刹雄风。
沿着洞口的左侧上几个台阶,进入一道大铁门,再上20级六七十度的台阶,就进入洞穴了。看到这么大的洞穴,真使人惊讶不已。洞内约3000多平方米,这是一个麻古石洞,前高后低,顶若苍穹,无立柱支撑,视野开阔,地面平坦。洞内幽静深邃,且冬暖夏凉,常常有本地人每逢酷暑盛夏,就到洞内避暑乘凉。本地人还把这个寺洞称为“大礼堂”,因为多年来,寺沟村常常在这里开群众大会,一些群众性文艺生活也常常在这里欢度,如唱戏、演电影……
前洞洞顶高,最为开阔,夕阳西射,更显得明亮宽敞。中间摆有方桌铁椅,是在迎接四方香客,供八方游宾入坐、歇息、喝茶、聊天……
中洞的中间有三尊坐佛塑像,都是身穿霞帔,头戴霞冠,正襟危坐。正中间的那位坐佛,正是远近百里瞻仰拜谒降香的大名鼎鼎的黑龙菩萨。据说他非常灵验,他能灭旱降雨,能为人消灾弥祸,能施人如愿以偿......这里其实只是黑龙菩萨的泥体塑像,他的真身骨骼塑像,在西边云彩山顶上的黑龙菩萨庙内。不管菊花禅寺洞,还是云彩山的黑龙菩萨庙,一年到头都有络绎不绝的香客降香、祷告、祈盼美愿……靠右侧洞壁底部,刻有礼佛大忏悔文,常常有虔诚的信徒恭施俯卧大礼,从心灵中逐一忏悔过失和邪心歪念,纯净心灵。
后洞洞顶像口大锅,往后徐徐沉底,光线幽暗,洞底缓窄,似有阴云笼罩,大雨欲来之感。后洞也有三位坐佛,是直线排位。中间的坐佛是佛界中大名鼎鼎的观世音菩萨。它们都是身穿霞帔,头戴霞冠,头悬宝盖,面容润泽慈祥,它们如今大概是来到人间拯救众生。后洞左侧有十八罗汉小石像,分两排坐地,它们的头都是用石块代替,看来它们是被“斩首”过。是当地人都知道,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,这是附近的一个小菊 花 洞里的罗汉神像,被红卫兵视为封建迷信、牛鬼蛇神一一斩首,掀下坡底。在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后,佛徒们才把它请回菊花禅寺洞内安家。这不禁使人回想起文化 大革命这个灾难年代,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被视为糟粕,肆意践踏,那种是非颠倒、心灵迷乱的局面也一去不复返了。
当我们从寺洞走出,再次来到洞口小广场上,往下俯瞰,现在虽是沟底荒地,可是据说法师已拟出宏伟计划,要建一座地下佛殿,那种造景恐怕会使你以为进入幽界,更会使你对神佛幽灵杰出的造术惊叹不已。
一个天然的洞穴,为何能请进这么众多的神佛?为何能将穴洞盈满佛教文化?这都是该寺住持恒奇法师精心谋划、设计筹建。恒奇法师最早在嵩山少林法王寺出家,修行研理,并到诸寺院云游,参学近十年,后因有缘主持本寺,广结各界信众道友,发心修复菊花禅寺。由此我们对恒奇法师油然而生敬意。这是一位多么崇尚佛教,佛学渊博,佛德高尚的师傅啊!
游完菊花禅寺,游人不禁感慨万千,吟诗赞曰:
天生一个仙景洞,无限风光在洞庭。
洞天佛地成实景,人文地理融寺洞。
众多佛仙抢神坛,齐显佛光竟显灵。
天和地和人更和,繁荣昌盛曲曲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