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重阳寺追溯重阳文化

2015-12-06  来自: 重阳寺 浏览次数:475

 西峡县重阳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据记载,隋唐时期,因这里重阳节俗盛,菊花山名声远播,因而专设“菊潭县”长达250年之久。李白、孟浩然、杜甫、苏轼、元好问等文人墨客都曾到西峡登高赏菊,在西峡留下与重阳节相关的诗词歌赋多篇。在西峡县,以“重阳”命名和与“重阳”相关的地理标识多达20余个。重阳镇重阳寺现存的“天子万年碑”和“李氏瓦”,是重阳公主之母李娘娘在此生活,并传入古代宫廷重阳文化的有力佐证。农历九月初九,人们在这里登高、喊山、喝菊花酒、吃重阳糕、戴茱萸囊等风俗习惯,已流传上千年。

关键词: 从重阳寺追溯重阳文化           

重阳寺又叫“白云庵”,位于河南省西峡县重阳镇上,在伏牛山群山环抱之中。歌曰:山花异草尽芬芳,巍巍形似福寿山;胖大腰圆似佛祖,两面炉山曲蜿蜒;手伸重阳街头上,四面山顶映虹光。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重阳寺 技术支持:汉都商网 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